【健康科普】9月1日胆囊健康日:科学防治胆囊结石发表时间:2018-08-30 08:29 近日,我院进行了多台“保胆取石”手术,其中一台手术的患者是一名77岁老人,由于患者年纪大,属于高龄,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困难和风险,老人奔走了多家医院都建议将胆囊切除,几经周折来到正大国际医院,我院外科的王胜军主任接诊了这位患者,老人诉求一定要保住胆囊,王主任拥有30余年的外科手术经验,精于“保胆取石”术,了解患者需求后,为患者制订了严谨细致的诊疗方案,为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胆囊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也为配合国家健康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倡导设立并建议9月1日为“胆囊健康日”——愿人人拥有健康胆囊。 这一天提醒人们关心自己的胆囊健康,学习了解胆囊健康的相关知识,增强胆囊健康意识,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防止或减少胆囊疾病的发生,并选择适当时机、采取有效方法、精准科学治疗胆囊疾病,是一项利国利民、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大好事。 1 胆囊的功能 1、储存和浓缩胆汁; 2、进食后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帮助消化食物; 3、调节缓冲胆道系统压力、维持胆道系统内环境平衡(稳压器或平衡器); 4、胆囊还具有复杂的内分泌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2 为什么会长结石呢?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3 胆囊结石的高发危险因素 医学界常用“5F”来形容胆囊结石高发人群,具体是指Fat(肥胖)、Forty(40岁)、Female(女性)、Fertility(多次生育)和Family(家族史)。 我们根据胆囊结石的发生与大家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总结第六个F是Free,即生活、饮食不规律。 4 如何科学防治胆囊结石 1.进食有规律,这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 2.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 3. 肥胖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4. 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维持理想体重,防止便秘。 5.注意平时多饮水,改善情绪,充足睡眠。 6.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7.积极康复及防止胆囊结石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正大国际医院 保胆取石领军人物—王胜军主任 ![]() 曾任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普外科“保胆”组主任;从事普外科工作三十余年,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类复杂手术,如胆囊、胃、肾、甲状腺、肿瘤、肾癌根治术、巨大肾囊肿切除术等,参加手术3000余例。近年来又开展了微创腹腔镜下胆囊手术,并掌握心脏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小儿先心病手术等术后的重症监护。独立完成保胆取石(息肉)手术1500例,均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